柚香烏龍餅乾的茶香 探訪鹿谷凍頂烏龍茶原鄉

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資料顯示,世界各國產茶地區中,台灣所產之烏龍茶不僅世界少有,且風味具有豐富多變化之優勢,其中名聞遐邇的凍頂烏龍茶,就在波波諾諾的餅乾中佔了一席之地。台灣好茶不僅能飲,更能帶入食物中品嘗,激盪出茶香不同的層次。

鹿谷凍頂烏龍茶種植於海拔700~1500公尺左右,夏季約清晨五點半開始採收。

「尋味台灣,本色製作」是我們對於食材及烘焙的堅持。將南投鹿谷的凍頂烏龍茶葉拌入麵糰中,製成「柚香烏龍」手工餅乾,深綠色的圓形餅乾上,留下茶葉蹤跡,成為風味主角。

波波諾諾「柚香烏龍」手工餅乾,使用南投鹿谷出產之凍頂烏龍茶。

製作這款手工餅乾時,希望保留茶葉本身質地,特地在研磨刻度以不同粗細呈現,混合打成泥的蜜漬柚子絲,施以溫度魔法,烘烤後茶香明顯,將鹿谷茶園風情濃縮於一片片手工餅乾,呈現凍頂烏龍茶的甘醇潤厚。

深綠色的圓形餅乾上,不均勻的黑點為研磨後的凍頂烏龍茶葉。

茶菁品質在源頭 符合規範的茶園管理為首重

以茶香餅乾,伴我們走一趟南投鹿谷,探索凍頂烏龍茶的原鄉芬香。

進入鹿谷山區,滿目皆是翠綠茶色,在鹿谷鄉農會人員帶領下,來到合作的茶園之一:壺中天。此處茶園佔地一甲餘,其地勢陡峭,上下坡耗時費力,故在周邊設置單軌列車環繞,方便運送摘採後的茶菁、資材與涼水上山,節省人力與時間。

鹿谷茶園的單軌列車,便於將摘採後的新鮮茶葉快速運送、集中送往製茶廠。

茶園老闆娘林悶戴著斗笠裹著層層布巾,露出兩顆圓圓的眼睛,她的裝扮與山坡上採茶女沒有二樣,自七、八歲就是採茶女的她,到現在已經六十多歲,此生與茶緣份甚深。見她隨手從園區裡摘下茶樹上的一芽二葉,放進嘴裡咀嚼後吞嚥,說著:「天氣變化後,茶園管理受到嚴峻挑戰,各種病蟲害齊齊出現,若茶菁品質差,後面製茶師傅功力再好,都是救不回來的。」

鹿谷鄉農會推廣部主任陳芳炫表示,茶園管理益發困難,但一昧的濫用農藥及過多肥料無法達到環境永續,甚至會破壞生態,農會旗下合作的茶農重視茶園管理,適時為茶樹剪枝搭配現代農業技術,致力於茶樹照護與土壤養分上,建立專業流程,才能取得好的茶菁原料,進行製造工序。

壺中天重視茶園管理,維持人工手綁刀片採茶,俐落切面,製茶走水更佳。

鹿谷產地認證標章 餅香背後是數十年工藝技術

茶菁採收後需快速進入製茶流程,位於竹山的駿業茗茶是製作凍頂烏龍茶的老手。凍頂烏龍茶與一般製茶流程相去不遠,在歷經日光萎凋、室內萎凋、浪菁、靜置發酵、殺菁、揉捻、初乾後,其後續團揉則成為凍頂烏龍茶最需費工之處。

凍頂烏龍茶為球型樣態,須由強韌白布包裹茶葉,並扭轉布巾後施壓,接著放入機器滾動,當其團團轉轉緊繃到一定程度,鬆開解塊;再次將茶菁加熱後放入布巾中,依照茶菁狀態重複此團揉數次,為求揉壓力道均勻地將茶葉塑型呈球狀毛茶,最後交由鹿谷鄉農會篩選挑揀,進入中烘焙的半生熟茶,包裝封罐才算真正完成。

(向右滑看更多)茶菁需經過日光及室內萎凋,由經驗豐富製茶師確認走水,才能進行下一步驟。
將殺菁後的茶菁放入布巾,以同個方向扭動、施壓,成為圓團狀。
透過揉捻機力道,破壞葉面蠟質、擠出茶汁依附在表面,並替茶菁整形。
精緻後毛茶送入鹿谷鄉農會,由農會檢測篩選,進入烘焙。
毛茶烘焙乾燥後,凍頂烏龍茶即完成。

鹿谷鄉農會舉辦凍頂烏龍茶評比已逾四十五年,是國內具有公信力之單位,並將評比之茶葉分為梅、蘭、竹等級,皆是愛茶饕客的上上之選,其出產之凍頂烏龍茶皆貼有產地認證標章,以識來源。

鹿谷鄉農會出產之茶葉,貼有產地認證標章;其合作茶園均嚴格遵守用藥規範,不定時進行抽查。
凍頂烏龍茶以「青心烏龍」為茶菁,毛茶為球型樣貌,講究焙火。

陳芳炫在受訪時說:「波波諾諾所選茶葉為竹級,是鹿谷鄉農會等級極佳的凍頂烏龍茶,以此等級製作手工餅乾,可說相當奢華。」波波諾諾深知茶湯飲用與烘焙需求不同,但奢華並非目的,追求品質優良的凍頂烏龍茶葉才是我們所願。

相較於來源不明的混摻碎葉,我們擇產地完整之茶葉製作餅乾,掌握最原始食材。

柚香烏龍手工餅乾 幽香醇厚回味深遠

透過產地職人努力,於南投鹿谷栽種、烘製的烏龍茶葉,結合波波諾諾的烘焙技術,讓每片「柚香烏龍」餅乾,都能品到凍頂烏龍茶發酵的幽香醇厚。

我們重視每一口的源頭,每種滋味的變化,期待在波波諾諾與你相遇。

沒有評論

張貼評論